第十三周备课组活动

编辑:张莉 时间:2023-11-22 点击数:

讨论《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的重难点

张莉、山佳倩、蔺梦娇

2023.11.21

二年级办公室

重点、难点

主要分析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1.识字、朗读课文。

2.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3.朗读课文《难忘的泼水节》 ;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4.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5.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并能注意倾听别人说话。6.根据图画的内在联系,通顺连贯合理地进行表达。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

7.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体会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策略

针对重难点的教学设计(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这句话写出了战士们争相挑粮的高涨热情。“可是”承接从井冈山到茅坪去挑粮路程长路难走的困难,是说虽然种种困难,但是战士们都争着去挑。“争”字表现了战士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不畏艰险、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难忘的泼水节》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文中还配有一幅洋溢着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热烈的气氛。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刘胡兰》课文讲述了刘胡兰面对敌人威逼利诱毫不屈服,顽强斗争,最后光荣牺牲的悲壮事迹,展现了刘胡兰面对残暴的敌人坚定不屈的英雄形象。全文共四个自然段,描述了刘胡兰从被捕到英勇牺牲的过程。课文所配插图是毛泽东主席为刘胡兰烈士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字遒劲有力,落款为“毛泽东题”。这是毛主席对刘胡兰烈士英勇殉国事迹的高度评价。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语句,体会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最后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升华情感。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引导学生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鼓励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作业精选

易错、提高、拓展等

1.选一选,连一连。

挑着 穿着 戴着

草鞋 斗笠 粮食

2.《父与子》故事书介绍。

3.我知道朱德的故事有很多__________________

4.我还知道_____族的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沙溪镇苏家村60-1号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