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重难点的教学设计(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 《动物儿歌》这一课要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七个字。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结构及书写规则,本课有五个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其中三个偏旁是走之,这是学生第一次学写走之,教师应重点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笔画“横折折撇”的书写要点。同时还应该重点强调左下包围的字,笔顺规则是先内后外,与同是半包围结构的“间”、“网”不同。 《动物儿歌》这一课字音教学,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如“藏、造”是平舌音,“食、蜘、蛛”是翘舌音。还要注意“蜻、蜓、藏”都是后鼻音。字形教学,以整体识记为主,但也要根据不同的字形渗透不同的识字方法:归类识字:本课有六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都是左形右声,左边的虫字旁表义,右边的部件表音。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古对今》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三个小节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朗读、欣赏和积累,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古对今》这一课13个生字当中,“暑、晨、朝”都是翘舌音;“圆、严、寒”都带有前鼻韵母an,“凉、杨”都带有后鼻韵母ang,要重点指导。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认读,互相正音。 《古对今》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鼓励一字多法,一法多用。“暑、晨、霞、柳”等笔画多的字,可以借助形声字构字特点,让学生关注日字头、雨字头、木字旁,帮助学生了解字的意思。其他笔画少的合体字可采用熟字加减的方法识记:如“圆、凉、细”可以采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夕”采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多”减一半。“朝”是会意字,可让学生看看金文的字形,给学生讲讲字源,以帮助记忆。“严”结合词语“严寒”认读,“杨”结合词语“杨柳”认读,也可结合学生的姓名认读,不单独认读。在学生能背诵的基础上,可以在课文中隐去熟字,让学生利用定位联想的方法,认读余下的词语“严寒、酷暑、和风细雨、朝霞、夕阳、鸟语花香”,在认读词语中记忆生字。 课文第1小节,从广阔的时空拉近到四季的轮回,有一-种气势之美;第2小节,写四季的物候,风雨阳光,阴晴霜雪,是一种自然之美;第3小节,是春天里生机勃勃的动物、植物,是一种生命之美。在引导学生学习、朗读这篇课文时,可以让他们体会自然万物的轮回、生长,是那样神奇与美丽,要求他们通过朗读,读出一一点儿气势,读出美妙和谐的韵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