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重难点的教学设计(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 《静夜思》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只采用深入分析和繁琐讲解的方法,则事倍功半,效果不佳。所以一定要凭借优美的音乐和诗意的画面,采用一年级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他们体会时,也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避免空洞的说教。 《静夜思》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突破识字和写字的难点,防止平均用力。 《静夜思》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夜色》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夜晚。通过“很小很小”“偏要”和“再黑再黑”等词语的比较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的胆怯和勇敢,丰富语言积累。 《夜色》本课的语文要素是“初步感知长句子的停顿,读通、读懂长句子”。文中第一、二节中都出现了较长的句子,对于学生来说,读起来有点难度,需要多引导。能够利用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让学生在最后一小节展开合理想象,说出省略号背后的内容。学生积极性较高,参与度较强,练习了口语表达能力。 《夜色》课文是一首短小的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将读书思考与朗读,体会结合,激发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诵读诗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体会出夜的美丽,体会出“我”的心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