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组教研活动——基于核心素养的专业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编辑:胡银春 时间:2024-09-10 点击数:
2024年9月10日上午体育教研组集中六年级办公室2一起学习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受益匪浅。
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不应该教2个不同的运动项目。总体而言,不管是三至六年级由18个课时组成的一个大单元教学,还是七、八年级由36个课时组成的一个大单元教学,抑或是九年级由72个课时组成的一个大单元教学,每个大单元教学应该教1个运动项目,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连续、集中、系统地学练,完整体验、掌握和理解所学的运动项目,享受该运动项目学练的乐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完全符合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规律和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大项”运动,如,篮球、排球、足球等,或者一些技术难度高或复杂性较大的运动项目,一个大单元教学中不能教2个不同的运动项目,更不能将不同类型专项运动技能的2个运动项目进行“跨类”的大单元教学。当然,有些同类专项运动技能中的“小项”运动或者技术难度和复杂性相对不太高抑或是学习起来相对单调枯燥一点的运动项目,如,田径类专项运动技能,可以将1O0m跑、跳远和掷实心球组合成1个大单元教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以18个课时的大单元教学为例,不应该进行运动项目的“分离式”教学,即这2节课教100m跑、下2节课教跳远、再下2节课教投掷实心球,而应该前6节课教100m跑,中间6节课教跳远,最后6节课教掷实心球,这样才符合《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相对系统和完整学练1个运动项目的要求。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由72个课时组成的大单元教学虽然分成了2个学期进行,但需要整体设计,其中包括要考虑2个学期间有暑假的问题,但不能将其看成2个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不应该每节课都有教学主题。大单元教学是教学生学练某一个运动项目,强调每节课要采用结构化运动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完整的学习活动和创设多种复杂的运动情境等,而传统的体育实践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教学主题还是单个动作技术的教学主题,每节课的教学主题不符合《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有人认为,因为是新授课,所以要有每节课的教学主题。所谓新授课,还是以往所说的新学的单个动作技术,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每节课都要采用结构化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除了新的单个动作技术学练,还有组合动作技术、对抗练习、比赛或展示、体能练习等学练。因此,新学的单个动作技术不能代表某节课的教学主题。况且,《课程标准(2022年版)》没有新授课的概念,因为教师主要是教学生学习某项运动,而主要不是教学生学练某个运动项目中的单个动作技术。如,篮球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会打篮球,所以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的每节课,就应该是篮球第1课时、篮球第2课时、篮球第3课时……篮球第18课时等,而不应该是教学主题双手胸前传球课、教学生行进间运球课等,因为这样的教学设计是“知识中心观”的反映,不是“育人中心观”的反映;是碎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路,不是结构化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路。这样的教学主题不符合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也难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体育教师需要切实更新教育观念,从“知识中心观”“运动技术中心论”向“育人中心观”“核心素养中心观”转变,制底摒弃“分离式”“碎片化”“双就材”“小单元”的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按照《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和要求、从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合理设计大单元教学,有效实施大单元较学,这样就有望解决“我国绝大多数学生学了12年体育课1项运动技能未掌握”的现状,才能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