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日上午体育教研组集中六年级办公室2一起研讨制定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并一起学习了太仓市体育教师六认真教学规范,为开学第一课做好准备。
一、认真备课
1.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准确把握体育课性质,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备课规范化、科学化。
2.梳理和理解目标引领内容和方法,把握教学内容、各大单元之间的前后联系。认真制订各类学校全学段课时教学计划、各年级课时教学计划表、学期课时教学计划表、大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健康教育课时教学计划表等各类教学计划。
3.严格执行课标要求,小学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不少于18课时,初中一年级、二年级大单元不少于36课时,初三全年大单元不少于72课时。专项运动技能项目开设既符合统一要求,又能体现学校特色。
4.备课组定期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在备课中做到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
5.认真撰写教案。教案一般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重难点、课的部分(时间)、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与学的主要策略、运动负荷及预计、场地与器材、课后反思等。
二、认真上课
6.学习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要根据学习目标安排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环节清楚,步骤合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既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又切合学生的实际。
7.学习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正确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价值。
8.在教学中要遵循体育教学规律,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学生心理的规律及教与学的规律。
9.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10.教学中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11.强化教学基本功。教师口令清晰、洪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教态亲切自然;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
12.严格上课常规。教师应提前3分钟达到场地;穿着运动服装和运动鞋;按时上下课;爱护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13.渗透德育教育。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把德育教育有机地贯穿在体育教学中去,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14.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保证群体密度不低于70%、个体密度不低于50%、学生平均心率在140-160次/分之间、每节课安排8-10分钟多样性、补偿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体能练习。
三、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15.每节课的课外体育作业内容要有操作性、针对性,要符号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并注意分层要求。
16.作业的运动负荷要适宜,努力建构作业检查和反馈机制。
四、认真辅导
17.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不同的辅导方法。以个别辅导为主,小组辅导为辅。
18.对体育学困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并做好辅导记载和成绩跟踪。对体育优秀生要加强培养,发挥其特长。
19.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礼金、有价证券等;不得参与各类校外机构的体育培训活动。
五、认真考核
20.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学习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评价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而且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
21.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相对性与绝对性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
22.评价标准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
23.评价标准应以个体差异标准为主,并结合绝对标准、相对标准进行评价。
24.认真及时做好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统计、反馈等工作
25.认真组织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评价、反馈和指导工作。
26.学生的体育成绩应以“等第”来评定。总评85及以上为A;70-74分为B;60-69分为C;60分以下为D。
六、认真组织课外活动
27.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28.开展课外活动要做到四落实:计划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时间落实。
29.课外活动要按计划认真组织,保证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
30.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课外活动的指导、巡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