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幽默之趣 探教学之道 —— 五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 “风趣与幽默” 主题研讨活动

编辑:秦嘉尧 时间:2025-05-27 点击数:

为深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探索风趣幽默语言教学策略,学校五年级语文备课组于 5 27日开展了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风趣与幽默” 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该单元编排了《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三篇课文,语文要素主题为 “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智慧,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领略语言的魅力。

活动伊始,备课组组长秦老师对单元整体进行了分析,她指出:“本单元三篇课文体裁各异,却都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读者。《杨氏之子》通过巧妙的对话展现语言智慧,《手指》用拟人化手法赋予手指性格特点,《童年的发现》以童真视角和自我调侃带来欢乐。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细节入手,感受语言风趣之处。”

随后,张老师分享了《杨氏之子》的教学设想:“文言文教学要兼顾语言积累与趣味挖掘。我计划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仿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体会委婉应答的妙处;同时设计‘趣味对联’拓展环节,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语言的灵动。”

针对《手指》一课,刘老师提出:“丰子恺先生的语言生动诙谐,我会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手指姿态、性格的语句,分析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还可以开展‘手指辩论会’,让学生站在不同手指的立场为自己‘代言’,加深对文本幽默风格的理解。”

冯老师则聚焦《童年的发现》,她表示:“这篇课文充满童趣与想象力,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找出‘我’被老师误会后的心理描写,体会自我解嘲的幽默。同时,结合学生自身童年趣事,开展‘我的奇思妙想’分享会,鼓励学生用风趣的语言讲述经历,实现读写结合。”

在自由讨论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围绕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风趣语言”“幽默语言教学与德育渗透的融合” 等问题展开热烈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可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组织幽默故事分享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此次备课组活动,老师们深入解读教材,碰撞思维火花,为 “风趣与幽默” 主题教学理清了思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相信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学生们定能在风趣的语言世界里畅游,感受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也期待备课组在后续教学中继续探索,总结出更多优质教学经验。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沙溪镇苏家村60-1号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