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第15周):传承端午文化,弘扬爱国精神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主讲人:张静刚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传承端午文化,弘扬爱国精神》。
又是一年端午季,“品香粽,赛龙舟,挂艾草,栓五线”,地域不同,端午的习俗不同,但是,此时此刻的我们都会缅怀同一个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最值得纪念和传承的就是屈原身上的爱国情怀。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目睹自己的国家被侵占,心如刀割,他不愿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怀抱石块,跳进汨罗江。当地老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了,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把江米装进竹筒,扔到水里喂食鱼虾,以此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端午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以其高尚的爱国情怀、坚贞不屈的理想信念、义无反顾的斗争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他的爱国热情和精神却早已化成一座丰碑,牢牢地竖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在如今富强自信的新时代,也有更多的人用自己的行动赋予了“爱国”更广袤的含义,他们是常年戍守边疆的战士,他们是英勇“逆行”的消防员,他们是奔赴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他们坚定信念捍卫着祖国安全,捍卫着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
今天,当粽子的香气弥漫华夏大地时,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又该如何续写爱国新篇章?首先,我们应当承担使命,接力奋斗,以青春的热血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去!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脚踏实地,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积小流而成江海。其次,我们更应传承爱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乐学多思、积极进取,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身影再次在心中明亮,屈原的精神点燃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怀。是的,同学们,祖国未来在你们肩上,着眼未来,努力探索,向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