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黄沁淼 时间:2025-01-17 点击数:
社团简介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沙溪镇第三小学古琴社团作为我校的特色社团课程,致力于让更多的孩子能认识古琴、喜欢古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悠扬的琴声中找到内心的方向,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文化自信。 在这里,我们与这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琴为伴,以七弦为笔,音律为墨,弹奏间书写着关于文化、艺术与君子品格的华章。古琴之缘 梦开始的地方 走进古琴社团,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文人墨客以琴会友的时代。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音古朴悠远,每一根琴弦的振动,都是对古老智慧的致敬;每一次指下的轻拨,都是与古人跨越时空的对话。 指导教师杨老师耐心指导学生,教授古琴演奏的基本技艺,并注重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教学每一个细节中,引导学生们在技艺的精进中,深刻领悟并自觉承担起传承这份文化瑰宝的使命与责任。
古人云:“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琴音洗心,书香启智,二者相携,共筑君子修养。在三小,琴艺精进间显和谐,书海遨游中明事理,终成温文尔雅之君子。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一首首琴曲承载着中国的礼乐精神和民族之魂,传习千年,魅力不减。学习古琴的过程,不仅是为了教授学生古琴的演奏技法,更是旨在引导溪竹学子体会琴瑟音韵下的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中华优秀古琴艺术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是古琴的伟大意义所在,也是我们沙溪镇第三小学传承和发扬古琴文化在当下的重要意义。 期待溪竹少年们在古琴的悠悠琴声中感受怡悦幸福,在传统文化的世界里胸怀海纳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