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竹童声广播(第16周)

编辑:吴婕 时间:2023-12-15 点击数:

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 溪竹童声广播(第16周)

2023—2024 学年度 第一学期)

编辑、播出:三(3)中队



本周,沙三小少先队开展了德育常规活动——溪竹童声广播。本期广播由三(3)中队编辑并播出。

“校园直通车”环节,主持人为队员们带来了精彩的校园新闻。 12月8日,来自四(1)中队的少先队员于凡雪和叶致远同学通过溪竹广播,向全校少先队员进行了主题为“不忘一二九,永葆爱国心”的红领巾主题宣讲。12月13日,全体师生举行了“铭记历史,勇毅前行”主题升旗仪式,张静刚老师作国旗下讲话。各中队辅导员组织少先队员观看红色经典影片和经典动画如《八佰》、《长津湖》、《地道战》、《我和我的祖国》等,将爱国主义情感播撒到队员们的心中,激励他们成长为新时代的好少年。随后,队员们写下了自己观看影片的感悟和思考。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刻苦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更好地建设祖国。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歌声中的情怀,红色歌曲我传唱“活动,教育、引导队员们不忘历史,传承一二九运动精神,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

红领巾爱学习,争做好队员。三(3)中队的少先队员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展开宣讲。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好书百花园”栏目中,三(3)中队为大家推荐的好书是《十万个为什么》。你知道毛毛虫为什么会变成蝴蝶吗?你知道为什么人需要喝水吗?……这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在一本叫《十万个为什么》的书里可以找到。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一个个的“为什么”都非常有趣,每一页都蕴含的奇妙的色彩,它像一位老师,又像一位朋友,帮助你排忧解难。

“我们爱科学”栏目中,主持人播送的主题是《混进垃圾堆的“宝贝”》。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骨头等,这些垃圾的主要来源是家庭厨房、单位食堂、餐厅、菜市场和一些食品加工单位。简言之,那些食物中不能食用、不适合食用的部分被人们丢弃后,就变成了厨余垃圾。家庭厨房是厨余垃圾的来源之一。

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和丰富的有机质,很容易腐坏,散发出恶臭,滋生细菌。可偏偏蚊子、苍蝇、蟑螂等蚊虫最喜欢这些“美味佳肴”,它们通过与人接触,会将垃圾滋生的病菌传播给人。科学家的检测结果显示,厨余垃圾中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很多具有强烈感染性的致病菌,一旦在环境中扩散传播开,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以前,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焚烧和填埋。但是,焚烧垃圾很容易产生有害气体,而填埋又容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那该怎么办呢?

现在,有很多新方法“对付”厨余垃圾,只要处理得当,它还能变成人人喜欢的“宝贝”呢!厨余垃圾中可提炼出供汽车使用的生物燃油,还可用于制造有机肥料。除了以上处理方法外,前些日子,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条更好的厨余垃圾利用途径。用厨余垃圾制成的“消化液”,无意间增加了植物和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这与传统的固态肥料相比,是一个新的突破。看来,制造增菌液体肥料,未来有望成为处理利用厨余垃圾更环保、有效的途径呢!

“心情阳光屋”栏目中,三(3)中队请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陈玲老师来为大家讲述心理小故事《大债主与小债主》。

栏目最后,主持人为大家送上歌曲《如愿》。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沙溪镇苏家村60-1号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