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 下半年教科研 条线工作总结
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
一、工作宗旨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打造“活力教育2.0新样态为愿景,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践行“四敢”精神,以学校中心工作出发,“为每一段童年积淀幸福底色,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
本学期积极开展苏州市2023年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申报了《指向学科思维素养培育的小学“寻味课堂”教学的课例研究》的苏州市教育科研课题进课堂研究专项课题,开展了两次校级科教融合的课题课研讨活动,承办了沙一小教育集团职初教师听评课指导活动(语文和信息两门学科),参与了教科研训一体化指导基地校科教融合的联合活动,参加了太仓市小学活力课堂课题协作共同体科教融合活动。
二、开展的具体工作
(一)科研引领更新教育理念
1.科研进课堂的实践路径
8月31日上午,常熟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姑苏教育领军人才韩建光主任莅临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为全校教师作了题为《科研进课堂的实践路径——微型课题研究的操作方法》的专题讲座。韩老师从选题扎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行动落实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资料整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成果提炼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等方面以详实的案例为新学期老师们送上了一份教育科研大餐,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
2.优化学校课程建设
12月11日,为更好地发展学校,创设先进的办学理念,优化学校的课程建设,学校诚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四耕教授到校为全体教师作了主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改革》的讲座。杨教授构思新颖、观点独特,新奇的课程建设理念让在座的教师们为之赞叹,更让大家受益。杨教授的讲座,让沙溪三小的教师们感受到了校本的“溪竹文化”,生命如溪,教育是涓涓溪流,只有不停地流淌着,才能孕育出生命的教育。
3.深化书香校园建设
深入开展书香校园教师读书活动,用好《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等专业书籍;利用好《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刊物,继续推进科研学习机制,学习关注教育前言理论。组织好教师有效学习《太仓教育》和太仓教育学习文摘《燃荻》,同时根据学校教育科研实际,汇编用好学校自编《溪竹》电子教育文摘。
(二)扎实课题的过程性管理
积极开展苏州市2023年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做好申报前的选题论证、报告撰写,经过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倪夙敏老师的多次指导,组织教师认真修改,努力提高申报的质量。继续规范开展学校太仓市“十四五”规划主课题《“本色课堂”引领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过程管理。指导好教师做好太仓市微型课题的结题工作。根据太仓市科研处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月检月报”管理机制,努力追求研究质量,通过科研提升教育质量切实,科教训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育质量。
9月22日,《“本色课堂”引领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9月份课题活动在学校党建室举行,活动的主题为:如何搭建思维培养路径。课题组组长徐利主持本次学习研讨活动,首先徐利校长“为每一段童年积淀幸福底色,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独特魅力”为主旨,研讨搭建思维培养路径,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接着由教科室李忠老师带领课题组成员一起学习《单元教学设计中,如何搭建思维培养路径?》等文献资料,随后课题组成员进行研讨交流,最后徐利校长提出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带着问题、任务、项目,深入开展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思维培养路径,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10月18日上午,低语组在录播教室开展校级课题课科教融合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提升二年级语文思维品质“本色课堂”教学策略研讨活动。活动首先由陈玲老师带领组员进行提升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理论学习,低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的研究》、《落实核心素养,聚焦思维发展——小学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等理论文章。接着进行观察量表的解读与分工。山佳倩老师执教课题课《曹冲称象》,随后山老师就这节课题课进行说课,观察小组针对听课的内容进行分组议课和分享交流。
11月16日,综合组成员集中录播教室,参与课题课的观课课研讨交流活动。本次课题课的主题是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思维品质的“本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在课题课活动环节,苏倩老师首先带领综合组成员一起进行理论学习,然后针对观察量表进行了分工与解读,紧接着徐利老师执教了课题课《父母多爱我》。课后徐利老师就这节课题课进行说课,观察小组针对听课的内容进行分组议课和分享交流。徐老师首次采用一案到底的形式贯穿整节课的探究学习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敞开心扉抛出矛盾,一起分析矛盾,从矛盾冲突的中心剖析父母的爱,鼓励孩子学会换位思考,通过沟通,学会理解,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和睦,健全了人格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道德修养。
(三)名师引领伴成长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教师成长的舞台。10月17日下午以“指向深度学习的生长课堂构建”为主题活动,如何变革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现象,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走向更深层次,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的施瑶老师执教六年级《夏日里的生长》一课。整堂课,施老师抓住一个核心词——生长,围绕“生长”让学生厘清作者选择了哪些内容。抓住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看得见的长”、“什么都在长”、“尽量地用力地长”内在的逻辑关系,感知事物变化后进行迁移练习,将教课文转型到教语文。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张忠艳为语文老师们带来了主题为《变革教与学建构深度学习课堂》的讲座。讲座中,张校长提到我们当下课堂的现状,也谈到理想课堂的样态。让我们认识到课堂应该要有“四重”与“四有”,即:重情、重构、重动、重导;有魂、有效、有趣、有序。也让我们认识到学习永远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习需要亲力亲为。
10月26日特邀了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小学顾琰珏校长进行专题讲座以及史梦琦老师绘本融合的示范课。 史老师执教的是2A《Unit4 融合绘本》,生动有趣且富有意义,以歌曲导入活跃气氛又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回顾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句型,农场的情境自然而然的过渡到绘本内容,设计多样化活动引导学生讨论猜测回答问题,使学生积极探究,主动思考,激发他们参与语言实践和阅读的欲望,情感升华处处充满爱。顾校的讲座《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的课堂效能提升策略》,先是列出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效能问题,实施问题,师资及环境问题以及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问题分析课堂效能关键的影响因素:教学目标的设计。通过自身丰富的经历和经验以及研究的一些成果,让我们更明确要科学设计,严谨过程反思教学,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形成全过程,多元化,多样化,成常态的形式。
11月1日我校特邀了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特级教师翟运胜进行了三年级《年月日的秘密》示范课,这节课以计时器导入成功激发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顺利引出本节课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通过观察、比较年历卡和算一算等活动帮助学生成功串连起年月日。利用儿歌、手势活动和希沃游戏等帮助学生有效巩固大小月和二月。课堂最后,通过学生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随后的《深度学习与跨学科主题活动》讲座,介绍了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和应试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倡导跨学科学习原因、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和什么是跨学科学习,指明了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发展特点和设计要求。
(四)学思融通促提升
学校教科室继续实施好“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坚定基于问题,立足课堂,依托活动,实施研训主题化、主题系列化、科学实效化的“三主六步”的一体化研训活动。让科研走进课堂,让科研融入课改的理念,本学期教科室组织全体教师有计划学习新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方式新方法。以太仓教育学习文摘《燃荻》为抓手,通过《燃荻》(跨学科主题学习与评价)《燃荻》(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燃荻》(逆向教学设计)《燃荻》(学科实践)的学习,进一步更新了我校教师教育理念。
10月20日中午,教科室主任李忠老师为全校教师作了题为《以学科思维为主导,彰显溪竹活力教育》的专题讲座。李老师从思维品质到学科思维,科教融合一体化实践路径,彰显溪竹活力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践行“真实·灵动·有效”的教学主张,追求课堂教学本来性质和应有价值,激活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全面发展。
11月14日,张静刚老师为全校教师作了《《新课标》指导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的专题讲座。张老师以《新课标》提出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张老师着眼于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设计了三种课型——导读课、推进课、分享延伸课。通过三张阅读任务单的讲解,提供阶梯式阅读导向,配合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感知—构建—迁移”中有计划地读下去,有目的地读进去,实现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的多元整合,塑造学生心志专一、坚持不懈的阅读习惯。并以此为例阐述了跨学科阅读的实践,不断推进学校书香校园建设。
(五)学习借鉴促成长
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太仓市教科研训一体化指导基地、活力课堂课题共同体、沙一小教育集团及学校课题的科教融合活动。本学期参与教科研训一体化指导基地校科教融合活动(沙一小11月3日、沙一小1月8日),参加太仓市小学活力课堂课题共同体科教活动(经贸小学10月24日、牌楼小学1月5日)。12月6日我校承办了沙一小教育集团职初教师听评课指导活动,语文学科专家指导(上海市普陀区小学语文教研员郁琼蕊),信息学科专家指导(上海市长宁区中小学信息教研员樊旸)。8月28日教科室主任李老师为5年内新入职教师进行教科研的专题培训。一学期来,韩忠玉获行知杯论文二等奖,钱静佳获太仓市学习品质专项论文三等奖,陈玲获教育信息化主题征文三等奖,山佳倩获苏州市教育学会论文三等奖、吴娅澜获苏州市陶研会论文三等奖,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促进学校溪竹青年教师团队的不断成长。
一学期来围绕“本色课堂”引领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在学校各部门的协作下,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彰显了“本色课堂”的活力教学主张,科教融合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教科室
2024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