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预防冬季传染病
(2023—2024 学年度 第一学期)
主讲人:吴娅澜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预防冬季传染病》。
同学们,近期冷暖空气交汇,天气忽冷忽热,各种呼吸道疾病纷纷进入活跃期,流感也进入高发期,很多孩子就被“盯上”了。
那么,什么是流感呢?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个型别,其中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会导致每年的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可发生聚集性疫情。
流感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比如手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触摸自己口鼻是常见的传播方式。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环境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流感病毒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通常,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从潜伏期末到出现症状后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我们又应该如何有效预防呢?
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咳嗽或打喷嚏后,应及时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睡眠、充分营养、适量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日常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定期开窗通风。
三、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以下三种情形我们应当佩戴口罩:一是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二是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三是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除此以外,我们建议,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厢式电梯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以及与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共同学习、生活或工作期间都可以佩戴口罩。
四、建议不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进行体育锻炼时,由于运动时会加大通气量,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损害身体健康。二是感染风险较低的情形或场景,例如在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
同学们,让我们坚守每一道防线,共同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病毒无从入侵!
